[解读]中产焦虑催生留学投资
来源:www.wdtwd.com 作者:沃得天下 时间:2018-10-15
目前中产阶级占我国人口23%,他们大多来自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选择低龄留学的主力家庭从特高收入阶层向中高中产阶层推进,尤其是中产阶级低龄留学趋势越发明显。
如今70、80甚至90后做父母的时代,中产阶级父母的压力每一年都会增加。他们可能因为年代条件而视野所限未能接受海外教育,于是将子女的教育视作对自身地位、阶层、幸福感的弥补,把孩子趁早送出国;或者因为曾经出国留过学,也希望下一代可以尽早继续接受国外的优秀教育,以保住自己精英阶层地位或进入更高的阶层。这些家长把孩子从小送出国的终极原因还是对未来生存的焦虑。
钱不是问题 自律才是最大的问题
中国当前的中产阶级有着相当可观的消费力,正逐渐成为世界领先的消费群体。低龄留学人群中“成绩不好才出国”、“特别有钱才出国”的比例逐年降低。更多家庭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视为对子女未来的一笔不可省俭的长期投资。
低龄留学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孩子是否适合独自面对国外的生活。父母觉得越早让孩子留学就能有更大的机会上外国名校,越能更早地成为人才。殊不知很多出国读大学或研究生的孩子因不适应国外生活又无处宣泄导致打架、得抑郁症被迫回国。
父母经常天真地认为孩子出国就能在缺少父母的环境中锻炼出一身独立自主的本事,中国学生的生活都是家长学校安排好的,不比国外学生的自主自觉性高,所以这种做法带来的最大隐患就是:孩子远离父母,凡事全靠自觉。如果在国内孩子的自制力强,到了国外更容易适应生活也会自力更生;而在国内本来就没有自制力的孩子,到了国外基本就是放虎归山,对孩子本身成长来说并无益处。毕竟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引导。
孩子顺潮而上未必是个性的选择
家长和孩子盲目地加入这场留学大潮中其实是不负责任的选择,中产阶级的家长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打拼到现在的生活水平是非常不容易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背负着责任和焦虑前进。父母愿意付出一切让子女得到的东西,却很少问及孩子一句“你们需要吗?”。“的”往往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低龄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选择,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出国门是“随大流”式的跟风,青少年在异国他乡,人身安全、人际关系、心理发展等问题都需要家长提前考虑到,与孩子充分沟通交流,尊重孩子的意愿。否则孩子到了国外会出现迷茫、焦虑等不适应环境的情况,到那时家长再后悔是来不及的。
学生本人在留学目的上更为看重“拓展国际视野”、“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未来就业前景良好”这些切实提高个人竞争力的优势。相对而言家长考虑的则更为市集,在“国内应试教育压力大”、“国外工作和移民”的留学目的上,家长的兴趣明显高于学生。由此可以看出来自家长的焦虑没有理由延续到下一代,直面“小别离”式教育焦虑是当下留学热潮最应该解决的命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三百多年前就说过: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留学从来都不是头脑发热的一拍即合,更不是有出有进的投资方式,留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选项。孩子倘若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即使物质、地位和权力并不如父母所期待,但他们过的从容、快乐和自由,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