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扫描关注

首页 >> 专家解读 >> 正文

[解读]在英国受高等教育 接触各种言论培养审辩性思维

来源:www.wdtwd.com        作者:沃得天下        时间:2017-01-06

大概所有在英语国家留学的学生都对英文里的一个词相当熟悉,即几乎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论文评判标准里都会出现的对“critical thinking”的培养。这个词习惯上被翻译为“批判性思维”,其实是有一些偏差的,因为“批判”一词在中文语境里暗含对抗性,偏贬义。我觉得近几年的新译法相对准确一些,即“审辩性思维”。别小看这个词哦,很多学生论文总也拿不了高分,往往就是因为行文缺乏“审辩性”。所以我经常遇见有中国留学生问我:“到底什么才是审辩性思维?”

      
       这个烦恼不仅仅是中国留学生才有,刚入大学的英国学生也有这样的困惑,因为英国很多中学老师教学生写议论文也是简单的“两分法”:论文前半部先说“一方面”如何如何,后半部要论及“另一方面”如何如何,然后结尾自己折衷表个态就好啦!我和同事一看见“一方面……另一方面……”这种被我称之为“两面派”体的论文就哭笑不得,尤其有些学生文笔欠佳,先后机械地陈述两种观点,给读者的印象好似一个拿不定主意的书生的自相矛盾。
      
       确切地说,审辩性思维正是为了超越对事情非黑即白一分为二的简化,其目的不是驳倒什么、否定什么。其实质是提倡“保持怀疑”的科学精神,能博采众长不同的观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检测、补充、融合、修正、升级既有观点。也正因如此,并非中庸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或者“好”的结论,而要就事论事地一步步阐释为什么在具体问题的既定条件下,某种观点更有优势。
      
       审辩性思维不仅体现于课堂论文的写作技巧上,更是贯穿于英国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举个例子,英国全国学生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有63%的学生表示支持全国学生会推行的“无平台”政策,即所有学生会应该拒绝为“无礼”的言论提供平台,把具有挑衅或者令人生厌的言论拒于校外。这个主意原则上听起来不错,但很快引起了教育界的担忧,因为对何为“无礼”言论的判断至少目前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所以有可能出现非主流言论或边缘群体的观点被完全规避于大学生的视野之外的情况。
      
       牛津大学的校长在一个采访中就明确表示,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年轻人适度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言论,包括那些让他们不舒服的言论,而且不仅要了解到不同的观点,还要尽可能理解相左观点的逻辑(即学会“审”视不同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和“辩”证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换句话说,成功的高等教育不是让学生排除过滤异己的看法,也不是简单肤浅地让学生认识到有“很多”观点并存,而是培养学生和不同观点对话的勇气,以及掌握如何比较林林总总的“各有道理”,以理性地做出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