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扫描关注

首页 >> 专家解读 >> 正文

[解读]中美高中生思维差异何在?

来源:www.wdtwd.com        作者:沃得天下        时间:2017-01-20

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期《对话》节目,节目的参加者是中美两国一些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要求学生们制订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

      
       首先由中国学生阐述。中国的高中生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吟咏茶马古道,辅以弹古筝、弹钢琴、吹箫,三个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之后又有深情背诵,然后是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只说组织去非洲旅游,组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这时,现场有一位留美的华裔作家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首先你的整个计划得打动我。我还要知道我的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我捐出的每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用了。”我们的学生被这样的问题问得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而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从非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一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对话》节目结束了,可笔者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即将进入名牌高校的优秀学生,我们到底“差”在哪里?是知识不丰富吗?不是,他们对祖国悠久的历史如数家珍。是才艺不高吗?不是,他们亦能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那他们“差”在哪呢?他们“差”在缺少思考,缺少智慧,缺少行动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的教育恐怕难脱干系。为了分数,为了“重点”,重知识而轻能力,片面注重学生眼前的表现和学习成绩,不惜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为代价,把考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过于看重教育的标准化,一个标准、一套教材、一份试卷、一种答案、一个评分标准、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差异性。不仅学校如此,家长也是如此。家长不仅给孩子买来各种习题集,而且利用双休日为孩子报作文、奥数、英语等各类补习班,即使是报器乐类等特长兴趣班,也是为他们今后在升学中能够加分而作准备的。试问,只浸泡在书本知识中的学生,又怎么可能从非洲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进行合理的预算与计划呢?
              
       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往往只记住了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却不知道培根还有另外一句名言:“知识在书本之中,运用知识的智慧却在书本之外。”显而易见,《对话》节目中的那些中国高中生并不缺乏知识,但他们却没有运用知识的智慧。他们只知道一些诸如“募捐”的形式和“希望小学”的概念,至于如何募捐、如何去实施希望小学工程就不得而知了。要知道,知识是死的,智慧才是活的;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却关乎人生;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笔者偶而会与初中同学相聚,当聊起学生时代的事情时,在他们的记忆中,儿时的学校生活是与紧张、胆怯联系在一起的:端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学习复杂的字母、数字和算式,不能有任何出格的举动;当自己因为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和幻想而与整齐划一的教学进度及课堂秩序发生冲突时,便会不断接受批评、教训和惩罚,直至变得懂事、听话、守纪律……教育不是生产车间的流水线,我们应把学生培养成性格开朗、积极进取、有一定生存技能、具有良好习惯和品质的人,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激励,从而取得成功,这才是应该教给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