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诺贝尔奖速览:与英国高校相关的历史与当代获奖者
来源:www.wdtwd.com 作者:沃得天下 时间:2025-10-10
2025 年诺贝尔奖陆续揭晓,来自全球的科学家再次凭借在物理、化学、医学与文学等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获得这一世界级荣誉。英国高校历来是诺贝尔奖的重要摇篮,从剑桥、牛津,到帝国理工、曼彻斯特大学,这些学术重镇培养了众多改变世界的科学家。本文将带你快速回顾与英国大学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了解他们的研究成就与学术影响力。
2025 年诺贝尔奖发布背景
2025 年诺贝尔奖于 10 月 6 日至 13 日陆续公布,涵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等主要领域。作为全球科学与人文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诺贝尔奖不仅表彰个人卓越的科研成果,也反映了各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实力的深层竞争。
英国高校凭借深厚的科研积淀与国际化研究平台,长期在诺贝尔奖榜单上占据重要席位,是“诺奖得主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与英国大学密切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
1. Sir John B. Gurdon(剑桥大学)——201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剑桥大学古尔登研究所(The Gurdon Institute)的创始人约翰·古尔登,以“细胞重编程”研究获得诺贝尔奖。他通过实验证明,成熟细胞仍保留完整的基因信息,可以被重新激活成为多能干细胞,为再生医学与克隆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研究被认为是现代干细胞研究的里程碑。
2. Peter W. Higgs(爱丁堡大学)——201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因提出“希格斯机制”而获得 201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理论解释了粒子质量的起源,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得到实验证实。希格斯长期任教于爱丁堡大学,是英国物理学界的象征人物。
3. Sir Roger Penrose(牛津大学)——202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数学物理大师罗杰·彭罗斯因“证明黑洞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自然结果”获奖。他长期任职于牛津大学,曾提出著名的“彭罗斯三角形”和“彭罗斯平铺”概念,并与霍金共同研究宇宙奇点理论。彭罗斯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现代宇宙学,也展现了数学与物理跨界融合的魅力。
4. Andre Geim & Konstantin Novoselov(曼彻斯特大学)——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海姆与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发现“石墨烯(Graphene)”而获得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拥有卓越的导电性与强度,被誉为“改变未来科技的超级材料”。石墨烯研究也让曼彻斯特大学成为全球材料科学的领先中心。
5. Dorothy Crowfoot Hodgkin(牛津大学)——1964 年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女性科学家多萝西·霍奇金是晶体学领域的先驱。她利用 X 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青霉素、胰岛素等关键生物分子的结构,推动了结构生物学与药物化学的飞速发展。霍奇金长期在牛津大学任教,是英国科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科学家之一。
6. Sir Paul M. Nurse(帝国理工学院 / 伦敦大学)——200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保罗·纳斯因阐明“细胞周期调控机制”而获得 200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生长与分裂的核心分子调控路径,为肿瘤生物学提供了基础理论。作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前科学技术研究会主席,纳斯代表了英国生命科学界的最高水平。
英国高校为何成为诺贝尔奖的摇篮
英国大学体系强调科研自主与跨学科合作。
剑桥、牛津注重基础科学研究,为世界提供了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核心理论;
曼彻斯特、帝国理工等大学侧重工程与应用研究,推动了新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的发展;
丰富的研究经费与国际合作网络,也让英国高校成为全球顶尖科研人才的汇聚地。
截至目前,英国高校共孕育出 超过 130 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一数量在全球范围仅次于美国。
英国高校凭借悠久的学术传统和全球化的科研生态,持续影响着科学与人文的未来。无论是剑桥的细胞重编程,还是曼彻斯特的石墨烯革命,诺贝尔奖的荣光都在英国大学的实验室中闪耀。
更多具体信息欢迎咨询沃得天下顾问老师,欢迎加入沃得天下美本申请分享群和低龄留学分享群或致电01065177899或添加韩老师微信hqm534456
沃得天下由资深“老海归”创办,以丰富的申请经验和敏锐的职业规划方向感,为学子提供海外院校申请规划!我们用心创造,精益求精!得“沃得” 者得“天下”!我们力避千篇一律,坚持量身定制,为学生出国留学行天下打造专属申请方案!来沃得天下,从此与众不同……咨询电话:010-65177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