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学生攀比怎么办?看看国外学校怎么做
来源:www.wdtwd.com 作者:沃得天下 时间:2018-11-22
攀比风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气,尤其在校园里,更是不能有。这个社会问题令人头疼,外国人是怎么面对这个问题的呢?
转眼冬天就要到了,又到了把家里的羽绒服翻出来的季节。近年来,随着Moncler、Canada Goose(加拿大鹅)等冬季外套走红,原本注重保暖性能的羽绒服也变得更加时尚,却也更加昂贵,一件上万人民币的羽绒服已成“家常便饭”。
如今很多家庭的父母省吃俭用的供自己的子女上学读书,可却有一些子女在学校里不好好学习,却染上了各种买名牌手机、穿名牌衣服和名牌鞋的攀比恶习,与中学生朴素健康形象相悖。学校为了阻止这一风气,煞费苦心。
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从根本上去着手。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要求被尊重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处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他们的很多努力都是在试图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自我价值。
但这些都要建立在对自我正确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否则只会因为过分追求虚荣心的满足,忽略了可比性本身,导致盲目攀比。但不可否认,同样的一种心理,因为不同的攀比取向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效应。
举例来说,对学生而言,羡慕是一种普遍情感,因羡慕而产生攀比自然而然,但其不同走向完全相反。
正效攀比是:羡慕——亲近——学习——超越
负效攀比为:羡慕——嫉妒——憎恶——陷害
同样的一种心理,因为不同的攀比取向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效应。这需要家长和老师适当的引导,防止他们走向极端。
1 让孩子认识到每个家庭之间确实存在差距,告诉孩子这些差距是为什么形成的。
2 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正确的面对。既然社会分化客观存在,就有家长攀比、炫富的可能性,对学生而言,杜绝攀比是个伪命题,刻意去堵,倒不如让学生客观平静看待差距。
3 学校不妨开设相关课程,把社会分化、家庭差距作为客观现实,帮助学生客观全面认识真实世界。
人生的价值不是靠你穿的好不好来体现的。孩子们一定要认清这一事实,用知识与修为来体现自己,远比拿着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来的有意义。